2007年9月26日 星期三

原住民之家(二)

房間中掛著一幅原住民圖騰的畫,說明著人的成長、與代表族群圖騰動物之間的靈性加持,繪畫簡單有力,呈現人與自然和平共存的景象。

最特別的是,這個原住民之家有一位長老做為心靈導師,她的照片就掛在牆上。

可惜時間太短,沒人可以好好做為嚮導,讓我知道這些圖案背後的意義。

但令人遺憾的是,加拿大政府也在今天(9/25)宣布不簽署聯合國原住民權益憲章,對於向來以人權做為外交原則的加拿大是一項令人遺憾的紀錄。

我的房東說,加拿大的原住民政策看起來很先進,但是實際執行卻不見得落實。例如,加拿大政府宣布歸還原住民領土,但是法院堆積如山的土地宣稱申請案卻一直未被處理。

Posted by Picasa

原住民之家


昨天下午到多倫多大學原住民研究中心拜會一位原住民學者,見面時間未到,我就信步到三樓參觀原住民之家。一抬頭,就看到代表北美原住民世界觀的medicine wheel,分別代表東/南/西/北、身體/心理/靈魂/社交、個人/家庭/部落/族群等不同層面的循環。

一上樓,就看到樓梯旁畫著鮭魚自海逆流而上的回鄉過程,象徵在都會地區求學的原住民一如這些鮭魚一般,不忘做為原住民的根本,回到祖先的懷抱一般。

上到三樓,原住民傳統教導的七項美德又掛在牆上。

















牆上還掛著一幅由原住民酋長聯合會議所共同簽署的一項書寫在牛皮上的契約,代表著原住民與大自然造物主之間的誓約。 「第一國家宣言」全文如下:

我們是這片土地最初始的原住民,我們知道是造物主把我們安置在這片土地上。

造物主給我們訓示,要我們與大自然及人類保持和諧的關係。

造物主的訓示界定了我們的權利與義務。

造物主給我們信仰、語言、文化、以及供給我們一切所需的大地母親。

我們自亙古以來就保持著我們的自由、語言與傳統。

我們將繼續運用這權利,並實踐我們被造物主所賦予對這塊土地的責任。

造物主給了我們治理自己的權利,無論如何都不可被其他國家所改變或剝奪。

加拿大原住民酋長與長老聯合會
1980年12月
Posted by Picasa

安大略湖上的月光


今年中秋人在國外
一個人的中秋
雖然孤單,但不寂寞

吃了晚飯
信步走到安大略湖旁
希望看到月亮從湖面上升起的景象
但雲層擋住了月娘

今天出門的早
於是決定要走到湖畔小路的盡頭
正當要放棄見到月亮的當頭
回程路上,猛一回頭
居然看到月亮逐漸露出
湖面上的光束
逐漸移往岸上的我

不久月光就照滿湖面
我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到湖邊坐下
聆聽潮浪拍擊湖岸的聲響

我正好坐在一個半圓形的湖畔
潮浪襲來
規律地自右而左
自近而遠地拍打過去

整個人如同被這片美景
規律地按摩著
整個人的思緒
都被潮浪的來去捲走

我安靜地在岸邊打坐
在月光、潮浪的交替中冥想
直到月亮又再次躲進雲層中
向我告別

這真是個特別的中秋夜
Posted by Picasa

神秘花園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神秘花園
在那裡
你的心靈可以得到安頓與歇息

在多倫多大學中
我也有個心靈花園
每次到圖書館路上
我總會經過這棟古老的建築物



吸引我目光的總是二樓左側的窗戶
因為那裡曾是一個人唸書的書桌
我總是在那裡等待他下課
一起吃午飯
週五去看電影
我們在多倫多一起生活的日子
雖然只有短短四個月
但卻支撐我走過四年的博士生活
雖然人事已非
但再度經過這個地方
心中仍湧起一陣暖意

久違了
我心裡的神秘花園
Posted by Picasa

2007年9月25日 星期二

真正的學術人


Adrienne Chambon是教我認識傅柯的老師,他所編的Reading Foucault for Social Work是社工界第一本以傅柯為主的社工書籍,是當年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的暢銷書籍,在各社工期刊都有很好的書評。這次回到多倫多,與他喝咖啡時,我問他為何不應出版社的要求,繼續編第二本傅柯與社會工作的書?他回答說,「我要做新的東西,傅柯又不是我的地盤,需要我要不斷出書來宣示這是我的專長。」如同傅柯要求讀者不要把他固定在特定類型的思考,我的老師也一樣自我要求在思考上不斷創新與前進。當下,我感到他是一位真正的學術人。
我問他最近的研究取向,他說他開始思考藝術與社工之間的關係。他認為社工知識以文字書寫的方式過於狹隘,只有少數人願意或可以書寫、閱讀,但藝術(圖片、畫作、舞蹈、戲劇)卻是人人都可以參與的溝通形式。我問他,那這樣的研究不是很難找到期刊發表嗎?他笑笑說,對阿!所以我寫的東西都不在正式期刊中。不過,我真的很享受這個探究的過程。每天都有新的想法、新的刺激。他與我分享,一個由一群女性街友創作的繪畫計畫;一個由學生參與完成的紀錄片放映會。他說,我們社工服務的對象都可以透過藝術的方式改變我們與他們互動的形式,深化我們對他們的認識,這對我們社工的實務是多麼大的突破!
他完全不在意他的研究是否可以發表?或發表在SSCI期刊上?只關心社工知識發展是否因此而有新的突破與空間。他對知識的熱情讓我看到真正學術人的理想。這或許是這次進修最大的收穫。

2007年9月20日 星期四


多倫多:一個建立在公園中的城市
最後的夏季時光,我往安大略湖邊走去,經過這個漂亮的噴泉,四周是蘆葦,海鷗、野雁成群,噴泉中偶而有人把求丟到水中,讓狗跳進去游泳。這樣的公園美景在多倫多隨處可見,從不會人滿為患。好像只有我這個台北人大驚小怪,帶著相機照相,真羨慕多倫多人將這些視為生活中理所當然的條件。
Posted by Picasa
什麼是多元文化的包容?
這是多倫多Bloor街上一座教堂外的招牌,除了教堂名稱、彌撒時間,不知道你注意到一些符號沒有?最上面有著彩虹標誌,顯示這是個同志友善的空間;下面左邊有個輪椅標誌,表示這是個對肢體障礙朋友無障礙的環境;右邊是個耳朵符號,表示彌撒過程中會有手語翻譯,因此聽障朋友可以無障礙的參與。最下面一行字寫著:所有人都歡迎!我真的相信。
都市中矗立的教堂
這是教堂的外觀,背後是知名的四季飯店,在都市叢林中,這座教堂的矗立,讓人感到溫馨。多倫多之所以是北美族裔最多元的城市,百分之四十的多倫多人不是出生在加拿大,這種多元包容精神才是這個城市之所以偉大所在之處。
Posted by Pic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