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9日 星期一

「大老」的自我挑戰

在每個領域中待的久一點的人,都有被稱為「大老」的危機。稱它為危機,其實是反應我個人觀察幾個所謂大老後,真心希望自己不會成為大老的憂慮。原本我以為,大老應該是德高望重、內外兼修的優秀人士;自己雖然傑出但又不吝於提攜後進;當社群內部遇有紛爭,大老可以出面擔任公正人士,調解衝突;當該領域發展遇到瓶頸時,大老可以提出突破性與反思性的願景,做為再前進的方針。但是,最近參與社福團體的會議經驗,讓我對大老有不同的理解。我發現大老發言有三個特徵:第一,開會時,他一定會發言,而且他的發言往往不回應其他人的發言內容,甚至與主題無關;第二,大老發言一定又臭又長,而且一定不能被打斷,否則他會感到不被尊重;第三,大老所說的話,往往都是大家聽過很多遍的老梗。當聚會時間都被這些大老的發言壟斷時,要透過會議達成共識,或讓參與者從中彼此學習的空間就被大幅緊縮,新人在這些大老的陰影下,無法出人頭地,同時也感到窒息,於是接棒人無從培養,二十年仍是同一批人在唱同樣的戲碼。
民進黨八年執政,社福界多名大老進入國家體制內,如今回到民間時,發言又多一分權威,總以「我當初在擔任...」做為開場,讓不曾進入國家機器的民間人士謙卑地洗耳恭聽。但是,我發現,這些大老似乎並沒有因為進入國家體制後,而對民間與國家鬥爭的策略有更清楚的分析與見解,反而他們內化了國家的觀點,在民間尚未對國家提出質疑之前,就已經先告訴民間團體「這不可能!要改變政府很難。」、「這個預算到時候,主計處可能會有意見!」...彷彿政府內部運作的困難都成為做為國家監督者的民間社團要為公務員解決的問題。解嚴二十年後的政黨輪替,曾入閣的社福大老,要如何再開始作夢?讓曾進入體制的經驗化為福利運動再前進的願景,這是他們能否真正成為大老的終極考驗。

7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王老師:

  上週四才聽聞我們單位的同仁繼步並未通知到您座談會取消一事,實感汗顏。這是于新管理不週,沒有精細確認交辦事項的完成程度,造成您的困擾,我真的感覺非常抱歉。希望之後老師不嫌棄,還願意給我們機會與老師聯繫請教,再次為中化在聯繫上的失當向您致歉。

敬祝 平安


于新

匿名 提到...

大和老
是2個與謙卑距離很遠的字
通常是準備向下走了的時候
如果一直虛心是小和幼
比較能再一直往大和老去
可以向上進步
小和幼
可能性就多了
高雄美懿

艾妮塔看見彩虹 提到...

曾經進到國家機器之中成為小螺絲釘
(甚至不是重要零件)
而後回到民間團體舔舐自己的挫敗
依然為了公辦民營間不甚對等的偽夥伴關係
感到不解與疑惑

社福小尖兵 嫩芽們
其實都在等待著所謂的大老給我們一些
盼望 與 夢想

夢 真的不應該越做越小
路 也不應該越走越廣

謝謝老師讓我還看見一絲火光

匿名 提到...

王老師

新年快樂。
我覺得被稱為大老,有點焦慮吧。固然經驗豐富,地位崇高,怎麼說也不年輕了。也不知道自己可以活多久。所以,一有機會就趕快講話。就好像一鍋湯底,好喝,但快見底了。

過年都在做什麼?really hate this period.......

money 提到...

人家是「老大」不是「大老」
老師呀,忍不住議論起「大老」是誰呢。
完全同意你定義中大老的角色與意義,
可是你所描述的那些人的樣貌,
本來就不叫「大老」呀,應該叫「老大」,
而且是過氣或瀕臨過氣的那種,
就是以為自己說的一定是對的,
以為自己說了就算,
還幻想著別人期待要等他說了才算。

既然是老大不是大老,
就來想想對付老大的方法,
而不需堅守對待大老的態度。

唉喲,看了別人的回應,
我的風格好像太毒了喔!

匿名 提到...

(我是一定要匿名的)

看到本文,腦袋理想到的都是林萬億大老啊...

近視雷射 提到...

說的好~~